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责任感,因为有责任感才能有担当,才能成就大事。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男孩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希望。因此,我们要培养男孩的责任感,让他负起应有的责任,从而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52. 用信任和尊重唤醒男孩的责任感
在生活中,责任无处不在,每个人都要担负一定的责任。父母有教育儿女的责任,儿女有孝顺父母的责任,老师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
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他会尽心尽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险阻,他绝不推卸或逃避责任,而是勇于承担责任。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是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人,但是每个人都要有责任心。唯有这样,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才会和谐、安宁。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曾看到这样一个报道:
在某学校,有关部门选拔优秀学生候选人的时候,故意将扫帚、簸箕、拖布等物品横放在他们经过的走廊上。结果,半天时间过去了,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视而不见,或是绕道走开,或是直接从上面迈过去。
这一现象反映出了如今的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非常淡薄。那么,是谁造成了男孩缺乏责任感呢?我们恐怕难以逃脱责任。
在男孩小的时候,我们总认为他还小,这也不会做,那也不能干。于是,凡是男孩的事情,我们都包办代替了,那他还需要做什么、想什么呢?即使他在家看到酱油瓶倒了,他也不会去扶起来,因为他不认为那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事实上,当我们逐渐放手,让他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他就会为了不辜负我们的信任和尊重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爸爸由于公事要出差3个月,临行前,他把11岁的儿子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和他谈了一次话。
爸爸说:“我要出差一段时间,没法在家照顾你们了。而家里就剩下你这个男子汉了,你妈妈身体又不太好,所以拜托你照顾好妈妈。”
听到爸爸这样说,儿子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向爸爸保证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妈妈的。”
“爸爸相信你!那爸爸就和你交代一下需要做的事情,每天晚上的时候,你一定要检查一下是否锁好门、关好窗,看看煤气有没有关好,然后再睡觉。还有,星期六的时候,你妈妈都会去菜市场买菜,你要跟着去,帮着妈妈拎东西。还有,家里的一些力气活儿,你要帮助做,不要累着妈妈……”爸爸认真交代着,儿子频频点头,听得很用心。
当爸爸交代完毕之后,他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好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
儿子高兴地说:“我会按照您说的去做的,您在外也要照顾好自己,好让我们也放心。”
“没问题。”
就这样,两个男人之间的谈话结束了。
自从爸爸出差之后,儿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有了一份对家庭的担当。每当他和爸爸通电话的时候,都会主动交代家里的情况,而爸爸每次都会高兴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我们可不要小看诸如“拜托你”、“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有儿子就是不一样”之类的话,这道出了这位爸爸对儿子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令儿子感受到作为男子汉照顾妈妈的自豪。而儿子的那份责任感就在信任和尊重中被唤醒和激发出来了。
平日里,我们要多给男孩提供做事的机会,或者是主动请他帮帮忙,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相信他能够做好。我们要给予男孩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可以对他说一些诸如“就看你的了”、“肯定没问题”、“有儿子真好”之类的话,也可以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拍拍他的肩膀。只要男孩从我们这里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他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
总之,我们要用信任和尊重唤醒男孩的责任感,将“责任”二字印在他的灵魂深处,并时刻鞭策他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53. 要让男孩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我们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值千金。”可见,信守承诺是非常重要的,做人就要言而有信。其实,信守承诺是一种信义的表现,而信义是做人的基本,也是衡量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自古至今,但凡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有一次,魏国的国君魏文侯与掌管山泽园林的官员虞人约好一起去打猎。到了约定的那天,外面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在宫中和大臣们饮酒。
当约定时间快要到的时候,魏文侯准备前去赴约,左右侍臣说:“今天饮酒饮得这么高兴,外面的雨这么大,君王要到哪里去呢?”
魏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好要去打猎,虽然饮酒非常高兴,但是怎能不遵守约定呢?”于是,魏文侯冒雨前去赴约。
作为一国之君,而且外面还下着大雨,魏文侯本可以不去赴约,或者是派人前去告诉虞人取消这次打猎活动,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冒雨前去赴约。因为,他考虑的是不能失信于人,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可见,魏文侯真是一个重信义的人。
我们当然希望男孩像魏文侯一样信守承诺。那么,我们就要让男孩明白,一旦许下了承诺,就要尽心尽力去履行,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能食言,这不仅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因此,不管男孩许诺的事情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要引导他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从而使他养成信守承诺的好习惯。唯有这样,男孩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提醒并引导男孩信守承诺
男孩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而忘记自己的承诺,或者是轻易许下自己并不能履行的承诺。这时候,我们要及时提醒他,并引导他要尽心尽力去完成,这将有助于他从小学会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有一天,8岁的儿子放学回到家,突然想起忘记把漫画书还给同学了,而他答应过同学要今天还。妈妈知道后,就问儿子:“你打算怎么办?”
“嗨,没事,明天再说吧,反正他也不着急。”
“可是你已经答应今天还给人家了。”
“我不是忘了嘛!再说了,没准他也忘了我答应他今天还书这件事了。”
“不管别人记没记住,能不能信守承诺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你对自己许下的承诺都不能履行,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而且别人也不会信服你。”
“那怎么办呢?同学已经都回家了,我也不知道他家在哪儿?”
“那你有他家的电话号码吗?”
“有,我这就给他打电话,和他说明原因,请求他的谅解,保证明天把漫画书还给他。”说完,他就去找同学的电话号码了。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一件事情是小事,对他都有教育意义。这位妈妈很有教育敏感度,不仅引导他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还让他明白了“如果无法履行承诺,就要及时向他人道歉”。
?引导男孩懂得不轻易许诺
《弟子规》曰:“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意思是说,对于不合宜、不妥当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答应他人。如果我们轻易地作出了许诺,到时候就会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因此,我们要引导男孩意识到:承诺即责任,一定不轻易许下承诺。一方面,在许诺之前,要考虑一下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去做?是否符合道义?如果男孩的朋友被人欺负了,朋友希望他可以帮自己打一架,这就不符合道义,是不可以答应的;另一方面,还要衡量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到。如果这件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不能因好面子或逞能而轻易答应他人。只有让男孩明白了这些,他在与人交往时才会有章可循。
?不要逼迫男孩许下难兑现的承诺
平日里,我们总在不经意间逼迫男孩许下很难兑现的承诺。比如,面对犯错误的男孩,有的父母就会逼迫说“下次再也不会犯了”。这样做虽然是为了让他记住犯错的严重性,下次不可以再犯,但是他真的能不犯这个错误吗?如果他再次犯错的话,又该怎么办呢?
当我们逼迫男孩许下承诺,而他又觉得这个承诺实在无法兑现的时候,反而会把这个承诺看得不再重要,从而对承诺不再负责。那么,在男孩的心中,承诺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一定不要随便逼迫男孩许下难以兑现的承诺。
54. 不要让男孩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对于成长中的男孩来说,犯错误几乎是家常便饭。而重要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如何引导男孩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进而得到成长。然而,很多男孩在犯了错误之后,或是出于一种内心的逃避,或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他总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辩解,以此来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10岁的一凡是个顽皮的男孩,无论犯了什么错误,他总能找出各种借口,简直就是一个找借口的“小行家”。
有一次,一凡上学迟到了,当老师询问他原因时,他张口就说:“都是因为妈妈早晨没有来得及叫我,才让我睡过了头。”而事实上,不是妈妈没有及时叫他起床,而是因为他赖床不想起。
还有一次,一凡的数学考试只考了82分,妈妈问他:“你的数学成绩不是一直都不错吗?怎么这次考成这样呢?”
一凡答道:“唉,都是因为老师这次出题偏难,所以考得不好。”而事实上,不是老师出题偏难,而是一凡因马虎而做错了很多简单的题。
面对这么爱找借口的儿子,妈妈拿他也没有办法。
面对自己的错误,很多男孩都会像一凡这样,找借口说“都是因为……”,一下子就把错误推卸到了他人身上。如果男孩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如何为自己的错误找一个完美的借口上,那么他在无形中学会的只是逃避责任。
而且,借口就像一张原谅自己、敷衍他人的“挡箭牌”,虽然“帮助”男孩逃避了应负的责任,却逐渐让他丧失了知耻心。一旦男孩不再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羞耻,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此,我们一定要给予男孩合理引导,避免让他沾染上为错误找借口的恶习,而是让他秉持“没有任何借口”、“别人没错,错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态度。
?千万别替男孩的错误找借口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为男孩的错误找借口。比如,当小男孩被凳子绊倒后放声大哭时,很多妈妈都会马上上前安慰他,并用手拍打着凳子说:“都怪你,把宝宝给绊倒了,欠打。”男孩停止了哭泣,凑上来用小脚小手踢打凳子。
这种替男孩找借口的做法,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误导,会使男孩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如果男孩总是一味地找借口,却无法从自身找原因,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那么他将犯下更多的错误。
因此,我们千万别替男孩的错误找借口,更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给男孩做一个“没有任何借口”的好榜样。
?引导男孩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错
我们不要让男孩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而是要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错。”事实上,一个真正的勇者,一定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晚饭过后,妈妈让8岁的儿子把饭桌上的碗筷收到厨房里,他很不情愿地端起碗筷快步往厨房走。由于不小心,他被地面上的水滑倒了,碗筷也摔到了地板上。
妈妈闻声赶来,关切地问道:“没事吧?自己起来。”
儿子爬起来,撅着嘴巴说:“都怪这地面上的水。”
妈妈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还为此而找借口。”
顿时,儿子的脸变红了,低下了头。
妈妈继续说:“如果用借口掩盖自己的错误,就好比是用整洁的衣服遮住身上的伤口,虽然表现上看着好看了,但是伤口却在慢慢地恶化,带来的将是更大的痛苦。倒不如现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做一个真正的勇者。”
儿子说道:“都是我的错,是我心不在焉,不小心才会滑倒的。”
“只要承认错误,就是好样的!”随后,儿子主动收拾起了残局。
面对为错误找借口的儿子,妈妈没有批评、打骂他,而是以平和的态度让他明白了,为错误找借口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而勇者会主动承认错误。
?别让“认错”成为男孩的一种脱身法
每当男孩犯了错误,很多父母都会急于让他承认错误,甚至还会威胁道:“你今天不承认错误,就甭想做别的事情。”无奈之下,男孩只好认错。慢慢地,男孩就会总结出一条规律:只要认错,就可以脱身。于是,每当我们发现他的错误时,他总会马上承认错误。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更别提改错了。
因此,每当男孩犯错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让他承认错误,而是心平气和地给他讲道理,让他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从而让他发自内心地承认错误。唯有这样,他才有勇气和毅力改正错误。
55. 让男孩为自己的过失“埋单”
如今,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男孩没有责任心。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我们剥夺了让男孩承担责任的机会。因为,面对有过失的男孩,我们或是出于“疼爱”他,或是认为他没有能力去承担后果,便主动替他“埋单”。
有一个男孩非常调皮、任性,只要有人不如他的意,他就会大发脾气,甚至还会动用武力。他几乎和周围的小伙伴打了一个遍,而每次爸爸都会一脸歉意地对被打的小伙伴的父母道歉:“太对不起了,我这儿子实在太调皮了,我一定好好管教他。”
虽然爸爸说好好管教男孩,但是他从未批评或惩罚过男孩,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以后要和其他小伙伴好好玩,不能再随便打架了。”但是,男孩从不把爸爸的话放在心上,只要不高兴,就会和小伙伴打架,而爸爸总要去替他道歉。
这位爸爸总是主动替男孩“埋单”,表面上看似帮他“免责”了,实际上却会使他变成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因为,这样做会给男孩一种心理暗示:我才不怕犯错呢,因为总有人替我承担后果。更可怕的是,男孩还会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们哪天没有替他“埋单”,他可能还会埋怨我们呢!
因此,凡是男孩因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过失,我们都不要替他承担后果,而是让他为自己的过失“埋单”。
?告诉男孩,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很多父母总会充当男孩的“避难所”,为他遮风挡雨,这固然是一种爱的表现。但是,我们引导男孩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让他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到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一般来说,当男孩知道自己的过失时,内心会不安和内疚,也会作好接受惩罚并承担后果的准备。而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
因此,当男孩犯下过失之后,我们不要急于帮助他解决问题,也不要急于批评或惩罚他,而是平静地告诉他:“这是你的事情,你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态度坚定,男孩就会主动承担起责任。
?让男孩接受“自然惩罚”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孩子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著名的自然惩罚法则。也就是说,当男孩有了过失,我们也可以不批评或惩罚他,而是让他承担过失所直接造成的后果。
一天,8岁的儿子因为粗心大意而把作业本忘在了家里。当他来到学校交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忘记带作业本了。于是,他急忙跑到公共电话亭,给爸爸打电话,向他求助。
儿子央求道:“爸爸,我忘记带作业本了,就在我书桌上放着呢,您能不能给我送来呢?”
爸爸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自己负责啊!”
“但是,如果我回家拿肯定会迟到的。”
“我已经说了,你应该自己负责。好了,爸爸挂电话了。”说完,爸爸就把电话挂掉了。
自然地,儿子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当儿子放学回到家之后,爸爸见他垂头丧气,便问道:“今天有没有被老师批评?”
儿子点点头。
爸爸说:“爸爸教给你一个好方法,保证你以后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儿子一下子来了精神,急切地问道:“什么好方法?”
“每天睡觉之前,你就拿着联络簿把第二天要用的课本、作业本放进书包,然后再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的东西。”
“这倒是个好方法,我要试一试。”
从此之后,儿子每天都会按照爸爸的方法检查是否带齐了学习用的东西。果然,他再也没有忘记带东西。
从这次“自然惩罚”的经历中,男孩会明白,如果自己忘记带作业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被老师批评。这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时刻提醒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正如我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鼓励男孩独自承担自己的过失
面对犯错的男孩,我们要鼓励他独自承担过失。然而,有的父母会觉得,让一个几岁或十几岁的男孩独自去承担后果未免有些“残忍”。于是,这些父母就会帮助男孩收拾残局。这样做不会给男孩留下他应该独自承担过失的印象,恐怕也很难有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我们要“狠”一点,既然选择了让男孩为自己的过失“埋单”,就尽量不去帮助他。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引导男孩知道他自己应该如何承担责任、弥补过失。但是,真正要付诸行动时,我们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做。
56.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男孩的责任感
家庭是男孩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男孩成长的摇篮。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男孩理应对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然而,很多父母却总是替男孩包办代替,不给他承担责任的机会。父母这样做,看似是爱男孩,实则会让他失去对家庭的归属感,甚至会让他变成一个对自己、对家庭极不负责的人。
一位妈妈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儿子在三四岁的时候,看见我擦桌子、扫地,他就会跑过来,吵着要帮我做事。面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我既不忍心让他做,又怕他越帮越忙。于是,我每次都会说:“妈妈来就行了,你自己去玩会儿吧!”慢慢地,他就不再吵着帮我们做事了。
当儿子上了小学之后,如果他想动手做什么事,我都会对他说:“你什么都不用做,赶紧进屋学习吧!”
转眼,儿子11岁了。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便要求儿子洗碗,没想到,他看都没看我一眼,冷冰冰地说:“您又不是没手没脚,凭什么让我做啊?再说了,我还要学习呢!”
听到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许久都没有说话。
可见,这个男孩缺乏家庭责任感。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妈妈没有成全他为家庭付出的想法与行动,没有给他提供承担家庭责任的机会,使他觉得自己对家庭不应该有任何义务和责任。
因此,我们要在家庭生活中培养男孩的责任感。同时,我们还要让男孩明白,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都有自己应负的一份责任。这样一来,男孩就会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那份家庭责任感自然就会油然而生。
?从做家务入手,培养男孩的责任感
我们要培养男孩对家庭的责任感,绝不仅仅通过口头教育来完成,更重要的是让他在动手做家务的过程中逐渐完成。
男孩在三四岁的时候,甚至更小的时候,他很喜欢模仿我们的行为,对做家务也充满了兴趣。这时候,我们要允许男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我们可以专门给男孩准备适合他的劳动工具,如小块抹布、小扫把、小簸箕、小塑料桶等。
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如拖地、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餐桌、洗碗、收拾房间、洗小件衣物等。我们要手把手教男孩做家务,让他掌握做家务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切记,我们安排男孩做家务的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慢慢过渡,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安排他做很复杂的家务活。唯有这样,男孩的自我价值感才会体现出来,他才能从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及做事的成就感。
?给男孩开辟一块“责任田”
一天,妈妈对9岁的儿子说:“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我和你爸爸决定封给你一块‘责任田’。”
儿子惊奇地说:“封一块‘责任田’?”
“对!从今天开始,书房就是你的‘责任田’了。作为责任田的负责人,你要负起责任来,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打扫。把书房交给你管理,我们也就放心了。”
儿子高兴地说:“您放心,我会负起责任来的。”
随后,妈妈就开始教儿子如何打扫书房。从此之后,儿子都会定期打扫书房这块“责任田”。
我们可以借鉴这位妈妈的做法,有意识地给男孩开辟一块“责任田”,让他负责专门的区域。在管理“责任田”的过程中,男孩会感觉到自己是这块“责任田”的主人,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慢慢地,男孩的责任感就会被激发出来。
?敢于对男孩委以重任
在生活中,我们要敢于对男孩委以重任。比如,一家人要在假期去某个地方玩,我们就可以让男孩安排整件事情,如乘车路线、需要带什么东西、大约需要花费多少钱、去哪几个景点等;可以让男孩代我们去缴纳一些生活用费,如电话费、水费、电费、燃气费等;还可以让男孩试着持家一星期或一个月……
当我们把家庭重任交给男孩后,他自然会感觉到被重视,也会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做事的过程中,男孩会得到对“责任”的一种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越多,他的责任意识就是随之得到强化和提高。
57. 重视培养男孩的“地球村”意识
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通讯、交通事业飞跃进步,这都极大地缩小了地球的空间距离,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村落”。
然而,由于人们没有“地球村”意识,缺乏保护家园的责任,总是千方百计地挥霍地球上的一切资源,毫无节制地破坏生态环境,结果导致地球资源日益耗竭,地球环境日益恶化。最终,我们将会亲手毁掉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村。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从而改善地球环境。
在一次“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的活动中,一个11岁的男孩说了这样一句话:“管住我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的脚,不践踏花草。”这简简单单的三个“管住”,充分展现出了这个男孩的“地球村”意识。
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男孩的“地球村”意识,让他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地球村村民。当“地球村”意识逐渐深入每个男孩的心中,当负责任的种子播撒在每个男孩的心田,我们的地球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增强男孩的环保意识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男孩也不例外。而男孩有没有环保意识,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
一天,妈妈带着7岁的儿子去森林公园玩。当儿子吃完香蕉之后,却找不到垃圾桶,便问妈妈怎么办。
妈妈说:“这样吧,我们先把香蕉皮放进塑料袋里,然后等看到垃圾桶之后,再把它扔进去。”
于是,妈妈就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儿子把香蕉皮放进了塑料袋里……
这位妈妈以身示教,传递给了男孩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相信男孩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带领男孩一起为保护环境行动起来,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花草,节约用水、用电,选用不含磷的洗衣粉,使用含铅量少的环保电池,减少使用大自然不能“消化吸收”的物品(如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等),参加一些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由于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大量生活垃圾,所以我们要告诉男孩如何将垃圾分类。比如,把废纸、塑料、布料等垃圾放入“可回收”垃圾桶,把剩菜剩饭、果皮等垃圾放入“厨余”垃圾桶,把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垃圾放入“有害”垃圾桶,把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垃圾放入“其他”垃圾桶。
另外,我们还可以教男孩学会利用废物,比如,把包装盒用来画画或当草稿纸;把包装盒或易拉罐做成简单的工艺品;把一些破旧的衣服剪成抹布;等等。这样做既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
?教男孩学会遵守社会公德
每个人都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讲述了一个令他感慨万分的故事:
有一次,他到瑞士访问,在一个公共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一直有一种奇怪的响声。由于响声持续时间很长,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便透过小门的缝隙向里面望去。没想到,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
原来,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之后,由于冲刷设备出了问题,导致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于是,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想尽一切办法修理那个冲刷设备。
一个只有六七岁的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不得不令人佩服。试想,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们的男孩身上,他会怎么做?如今,一些男孩任凭水龙头的水哗哗地流却不伸手去关。那么,他会因为马桶的冲刷设备坏了而蹲在那里修理吗?恐怕不会。这反映出了很多男孩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养男孩的公德心。比如,我们要引导男孩排队买票,排队上车,给老人让座;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不乱涂乱画;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过马路不闯红灯,要走斑马线……当男孩真正这样去做了之后,他会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周围人和自己带来的便利,自然就会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公德建设活动中。
58. 想办法帮男孩建立集体荣誉感
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集体,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自从男孩进入幼儿园之后,他开始由“个体意识”向“集体意识”转化。具有较强集体意识的男孩,更容易融入到集体环境中,更容易建立集体荣誉感。
所谓集体荣誉感,就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并自觉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其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一种激励人们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
然而,如今的男孩大多都是独生子,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当男孩进入集体之后,他就会只考虑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缺乏集体荣誉感。
一天,12岁的明轩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妈妈忙问:“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我们学校要参加市里的小学生广播操比赛,要求100人参加,结果我被选上了。”明轩有气无力地说道。
“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是多么荣幸的事情啊!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
“我可高兴不起来,我们每天都要训练1小时,多累啊!”
妈妈害怕儿子累,便不再强求,而是说:“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您给班主任打电话,就说我最近经常拉肚子,身体太虚弱,不能长时间接受训练。”
“好吧,我给你们班主任打电话。”
后来,老师考虑明轩的“身体原因”,没有让他参加比赛。
很多时候,我们会像明轩妈妈一样,虽然知道帮男孩建立集体荣誉感,但是当他或多或少会因此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时,我们便会出于对他的“爱”而允许他放弃为集体争取荣誉的机会。
很显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男孩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学会团队合作。而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要服从大局,即使自己再苦再累,即使自己作出让步,也要充分顾及集体的荣誉。
如果男孩拥有了集体荣誉感,他就会热爱集体,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就会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使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且,当男孩不能为集体争取荣誉,或者是做了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时,他会产生一种内疚感,从而主动克服自身的缺点。可以说,男孩拥有了集体荣誉感,就会获得强大的前进动力。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帮男孩建立集体荣誉感,让他时刻感受到集体的存在,感受到集体带给自己的力量。
?支持男孩承担一定的集体责任
当男孩参加班级干部的选举,或是已经被选为班级干部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不论职务大小,不论责任轻重,只要我们支持男孩承担一定的集体责任,都会让他产生为集体奉献的主人翁意识。
男孩在承担集体责任的过程中,会热心参与集体活动,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工作中,既会为集体取得的成绩而欢喜,也会为集体遇到的困难、挫折而焦虑。而且,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培养他的各方面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
即使男孩没有在集体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我们也要鼓励他做一个积极分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为集体出谋划策。哪怕男孩为集体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久而久之,男孩会越来越感觉到集体的一切都与自己息息相关。那么,他对集体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因势利导,培养男孩的集体荣誉感
有一天,9岁的男孩和爸爸说起了运动会上的趣事。其中,他说道:“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参加跳远比赛,没进前三名,结果还哭了,真是可笑。”说着,他笑了起来。
爸爸觉得这正好是培养男孩集体荣誉感的好时机,便对他说:“你应该向这个女同学学习。”
“啊?为什么要向她学习啊?”
“因为她是热爱集体的好学生。她之所以哭,是因为她没能为班级争取荣誉,她有内疚感,这是一种集体荣誉感的体现。”
“难道不能为班级争光,就要哭吗?”
“当然,不一定要哭,因为每个人都有释放情绪的不同渠道。我们应该学习她所体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作为班级的一分子,要积极参与班级的事情,为班级做贡献。”
男孩听后若有所思,然后说道:“爸爸,我懂了,我会多为班级做事的。”
这位爸爸很有教育敏感度,他及时捕捉到了儿子对集体荣誉感的错误见解,从而给予了合理引导。
平日里,我们要经常和男孩聊聊班级的事情,一起讨论班级里发生的各种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教育的敏感度,及时捕捉到关于他对集体荣誉感的见解和看法,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建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
59. 允许男孩失败,不扼杀他的责任感
男孩在独立承担责任,或者是尝试做某些事情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这时候,如果我们盲目地批评或嘲讽男孩,就会使他产生胆怯心理和自卑感,导致他不敢再去承担责任,不敢再去尝试做事情。
昊昊6岁时,想尝试洗衣服,妈妈便教他洗衣服的方法。当他尝试着自己洗小背心的时候,他用了很多洗衣粉,把地板弄得到处都是水和泡沫。妈妈见状,生气地说:“弄得地板上都是水,赶紧走开吧!”爸爸在一旁嘲讽道:“我看他不是在洗衣服,而是在玩呢!”
这件事给昊昊留下了心理阴影,导致他对洗衣服有一种抵触心理和恐惧感。
从此之后,昊昊的脏衣服都是由妈妈来洗。即使他后来上了寄宿制学校,也会把脏衣服打包带回家,然后让妈妈洗。
昊昊之所以会这样,源于父母扼杀了他的责任感。如果父母对他说:“没关系,你一定会越做越好,我们相信你!”这就好比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他有勇气承受失败,有胆量一次次尝试,直到做好为止。
事实上,每个男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做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因此,我们不要太过着急,而是要耐心地陪伴在男孩身边,要允许他失败,千万别做扼杀他责任感的“杀手”。
?千万不要给男孩“泼冷水”
当男孩独立做事情的时候,可能会越帮越忙。这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给男孩“泼冷水”,说一些诸如“别在这瞎搅和了,一边歇着去吧”、“越帮越忙,真是讨厌”之类的话。否则,男孩就会失去做事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因此,我们要容忍男孩所制造的混乱场面,并耐心地给予指导,教给他做事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巧。同时,我们也要多说一些相信男孩的话,给他鼓劲。那么,男孩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责任感也会慢慢建立起来。
?把失败转化为男孩成长的营养
一位妈妈讲了自己亲历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她指导6岁的儿子给我从饮水机上接热水。也许是因为男孩分神了,也许是因为杯子太滑了,他没有拿住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这时候,我很紧张,害怕朋友会训斥她儿子。但是,没想到的是,朋友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说:“没关系,多练几次就可以了,不过,你可以从自身找找原因。”
男孩想了想,说:“我太粗心了。”
“那么,下次就要认真一些。”
“知道了。”
“你是男子汉,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把地面收拾干净哦!”
于是,在妈妈的指导下,男孩开始收拾残局。
看到他笨拙的样子,我很想去帮他。但是,当我看到朋友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儿子时,我打消了帮忙的念头。
后来,男孩把残局收拾得干干净净,并重新给我接了一杯热水。
如果换做我们,我们会怎么做呢?可能很多父母都会一边收拾残局,一边训斥男孩:“怎么搞的啊?以后给我注意点,否则……”结果,男孩的心中只会留下失败的记忆,而不会从失败中得到什么收获。久而久之,男孩就会惧怕失败,从而不再主动做事,即使做起事情来也会缩手缩脚。
而这个事例中的这位妈妈既没有替男孩收拾残局,又没有训斥他,而是教给了他一个道理:失败了没关系,但要从自身找原因,还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事实上,面对遭受失败的男孩,与其批评、训斥他,倒不如把失败转化为他成长的营养,引导他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因为,这会让男孩知道失败后应该如何去做,并学会以后应该如何避免失败。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让男孩得到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