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我们都希望男孩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能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就要求男孩的人品要优秀,要有孝心、有爱心,既讲诚信又懂是非,而且能谦虚、乐观、大度地待人待事等。这些优秀的品格,是我们能给予他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将来成才的基础。

   

60. 有孝心——男孩做人的根本所在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开篇就讲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意思是说:《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对弟子的教诲而编著的生活规范,而在生活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其他的。

  孔子还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应该从教孝道开始。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所以,男孩在学习怎样做人时,他最先懂得和践行的人生道理就应该是孝道。

  男孩懂孝道,就能洁身自好,珍爱生命。儒家另外一部经典《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身体是父母赋予的,不能随意损毁,这是孝道的开始。有孝心的男孩知道,如果自己身体有损伤,最伤心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父母。因此,他不会轻易身涉险境,让自己受到伤害,更不会动不动就做出自残的行为。

  男孩有孝心,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肆意妄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就会在言行上有礼有节,知道尊师敬长,懂得心存仁善和感激,能分辨是非,知羞知耻。而这些,正是我们“穷养”男孩所追求的可贵品质。

  男孩有孝心,也会让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当我们的年华日益老去时,男孩的孝心,会让我们有愉快而幸福的晚年生活。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会为自己曾经对男孩进行了孝道教育而感到庆幸和自豪。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男孩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呢?

?为男孩创造孝亲的家庭环境

  如果男孩从小就生活在有孝亲之风的家庭环境中,他自然就能拥有一颗懂得孝道的心。而能给男孩创造这样一个孝亲环境的,正是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对老人尽孝道,一方面是尽自己做儿女的本分,另一方面也是给男孩营造孝亲的环境。

  当我们给父母送上一杯热茶,或是一份好吃的饭菜时,男孩在吃东西时,也会想着我们;当我们对父母嘘寒问暖时,男孩也会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我们尽心地照顾卧床不起的父母时,男孩也会在我们生病时,对我们照顾有加……总之,我们能做到的,男孩也会做到,我们对父母是什么样的心,男孩对我们就是什么样的心。

  除此以外,我们也应该经常给男孩讲一些有关于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如黄香温席、汉文帝侍母、仲由负米等经典孝亲故事,从而激发出孩子的孝心。

?为男孩提供践行孝道的机会

  有些妈妈平日里什么活也不让男孩做,还经常会对他说:“男孩子做什么家务呀!你的天地将来在外面,现在把学习学好就行了!”

  这样的妈妈不知道,当我们这样说、这样做时,不但让男孩远离了家庭责任,也剥夺了他践行孝道的机会。当他把不必为家庭负责,不必为我们做任何事当成了习惯,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时,他也就不知道“孝”为何物了。到那时,我们将悔之晚矣!

  所以,男孩要帮我们做家务,我们就安排活计给他做;男孩要为我们按摩,我们就欣然接受;男孩要为生病的我们做饭,我们就告诉他怎样去做……

  如果男孩不能主动寻找机会做这些事情,我们就要创造机会,引导他去做。我们可以在男孩面前适当地“示弱”,告诉他我们累了,或是病了,让他帮我们去做一些事情,如端茶倒水、摆放物品、打扫卫生等。

?耐心引导男孩的孝心与孝行

  小凯生日那天,请了几位要好的同学来家中做客。他玩得不亦乐乎,将妈妈买给他的生日蛋糕与同学们分食得干干净净,却忘记了给还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没下班的爸爸留下一点。

  同学们回家后,妈妈把小凯叫到跟前问道:“小凯,你知道是谁给了你生命吗?”

  小凯很惊讶,不知妈妈这时候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不过,他很痛快地回答说:“是爸爸和妈妈。”

  妈妈又问道:“你过生日,谁最辛苦?”

  小凯想了想说:“妈妈做饭很辛苦,爸爸上班也很辛苦。”

  妈妈接着问道:“那今天谁没有吃到你的生日蛋糕呢?”

  小凯听了妈妈的这句问话,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羞愧地低下了头,小声地回答说:“爸爸和妈妈!”

  男孩有时可能会忘记要孝顺父母,或者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此时,他需要我们的引导、提醒和建议,甚至是批评。只有这样,他才能印象深刻,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去做。当然,在提醒或批评他时,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他产生逆反心理。案例中,这位妈妈“以柔克刚”、“以智取胜”的做法,我们不妨参考和学习一下。

61. 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从13岁起,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除了要照顾患了精神病的父亲以外,还要看护年幼的弟弟,养育一个被父亲捡回家,还在襁褓中的小妹妹。

  十几年后,他成了一名大学生。他在继续求学的同时,还在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当周围知情的人要为他提供捐助时,他没有接受,而是号召大家去帮助那些比他还要困难的人。他自己也经常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被评为“2005年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

  他在当年的颁奖现场上所说的一句话,让亿万观众身受感动。他说:“我只不过是记着别人对我的帮助,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更多比我更困苦之人。”

  洪战辉的事迹,如一股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为这个充满物欲与浮躁的时代送上了一份难得的清凉。而这份清凉的核心,正是那被先祖们传颂了几千年的美德——感恩。

  感恩,是男孩身心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心怀感恩之情的男孩,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同情弱者、援助他人,也懂得要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心甘情愿地付出,也能在付出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的男孩,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男孩懂得知恩报恩呢?

?多向男孩传递“知恩图报”的思想

  思想支配行为,只有男孩的心中常怀感恩之情,思想之中有“知恩图报”的概念,他才能成为一个不会忘恩负义的人。

  当我们给男孩诵读传统经典书籍时,就是在向他传递“知恩图报”的思想。因为在这些经典中,有古圣先贤教育后人要“知恩图报”的话语。比如,《弟子规》中就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经典中找到许多有关“知恩图报”的小故事,如“羊跪乳,鸦反哺”、“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漂母一饭之恩”等。这些小故事非常有趣,生动地教给了男孩知恩要图报的道理。

?利用身边小事,对男孩进行感恩教育

  许多美德都是在生活小事中养成的,感恩这种美德也不例外。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许多小事都可以用来对男孩进行感恩教育。

  比如,当我们让男孩欣赏歌曲时,我们可以让他听《感恩的心》、《感恩一切》、《让世界充满爱》等这类的歌曲;当朋友来家中看望有病的他时,要让他向朋友真诚地道谢;当有人扶起了不小心摔倒的他时,要让他向对方表示感谢……我们通过这些小事,不断地对男孩进行感恩教育,终有一天,他的感恩之心会被我们培养起来。

?启发男孩,感恩世间的一切

  我们要经常告诉男孩,父母对他的养育、师长对他的教诲、朋友对他的馈赠、陌生人对他的帮助……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所受到的恩惠,都需要他时刻谨记,并找机会回以报答。

  我们还要告诉他,他所经历的一切事情,不管是好是坏,也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都应该去感恩。因为他所经历的这一切,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有利于他的成长,都会让他从中受益!

  此外,我们还要教男孩学会感恩大自然,自觉地成为大自然的“保护者”。

  

62. 同情心——给男孩一个温暖的世界

  

  同情心是一种重要的品格,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位哲人就曾说过:“你不同情那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到困难时也将没有朋友帮忙。”可见,我们应该有一颗同情心,同情心可以让人们的心更加接近,更加友爱,也可以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可现在有些妈妈认为,太多的同情心会让男孩变得心软,成就不了大事,会吃亏。我们不否认,在不正当的社会竞争中,心软的男孩有时是会不太顺利,会吃点亏。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同情心是男孩的一项“必修课”,它能让男孩吃小亏,得大福,因为“吃亏是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男孩如果没有同情心,他会逐渐变得冷漠麻木,甚至残忍无道。

  小林经常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同学们背后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冷面人”。这天放学后,小林和同班几名同学一同走出了校门。刚走没几步,他们就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被车撞断了腿的小狗在地上无助地哀鸣。

  其他同学都很同情这条小狗,都蹲在它的周围,议论着怎样救它,只有小林冷漠地站在了一边。其中一名同学抬头询问小林的意见,小林轻蔑地说:“一条‘死狗’有什么可看的,踢一边去得了,还省得挡道!赶紧走,我还等着回家打游戏呢!”说完转身就要走。

  同学们听了他的话,有的用眼尾扫了他一眼,有的皱起了眉,没有一个人起身和他走。刚才问他的那名同学冲着他喊道:“你还真是人冷心更冷!刚才真不该问你!”

  小林这样的男孩,是缺乏同情心教育的“典型”。这样的男孩只会让人觉得心凉、害怕,而不会给人任何温暖的感觉。当他需要帮助时,人们又怎么会愿意接近他,给他温暖呢?

?多向男孩传递爱心,以柔克刚

  男孩没有女孩那么多愁善感,他的自我意识要更强烈一些。我们要想让他能主动去关注和感受别人的心情,去同情身边的弱小,就得让他心中充满爱,充满温暖。而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能给予他更多的关怀与爱心。

  比如,尽量为男孩创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我们对他的关爱。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但有利于培养男孩的同情心,还可以让他能体谅到我们的辛劳。因此,平日里我们要与家人互相体谅,互相关爱,让家中少一些争吵,多一点和睦。

  此外,我们也可以经常提醒男孩去关爱家里的亲人。我们可以对男孩说:“孩子,你看爸爸上班多辛苦呀!每天都得早出晚归的,你要是能天天都在门口迎接他下班,向他说声‘您辛苦了’,再给他倒杯水,他会非常高兴的!”

  男孩在我们爱心的培育下,他的同情心自然就会被培养起来。

?教男孩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如果男孩学会了换位思考,他遇事时就能多替他人着想,就会用自心去体谅他人的心情。

  所以,当看到男孩争抢其他孩子的玩具时,我们要对他说:“孩子,如果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会高兴吗?”当看到他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无动于衷时,我们要对他说:“孩子,如果你需要帮助了,他却没有人理睬你,你心里会好受吗?”

  我们经常提醒男孩站在他人角度想问题考虑他人的感受,就可以有效激发他的同情心。

?引导男孩做大自然的“保护者”

  我们经常能看到男孩做出欺负小动物、毁坏花草树木的行为。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制止他这种残忍的行为,他就轻视动植物的生命,甚至不把大自然放在眼里。那他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大肆破坏自然的人,更别提要守卫和保护大自然了。

  所以,当男孩去攀折花草树木,欺负、残害小动物时,我们要对他说:“孩子,动植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如果它们受了伤,也会流血,也会感到疼痛的。你是‘小男子汉’,应该去保护它们,而不是伤害它们呀!”

  当男孩的良知被我们启发出来时,他对动植物、对大自然的同情心也就被培养起来了,进而就会成为大自然的“保护者”。

  

63. 诚信——男孩的立身处世的基础

  

  孔子曾教育弟子们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古代的人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语,从不肯乱讲话。因为他们怕自己做不到自己所说的,并以此为耻。可见,在两千多年前,诚信就是人们言行的基础,是人们必须具有的美德。

  今天,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仍然离不开诚信这种美德。一个满口假话,从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和重视,更得不到他人的真诚以待。而这种糟糕的人际关系,会让他在社会中处处碰壁,难以立足。

  对于男孩来说,他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绝不能丢失诚信的品格。《弟子规》要求孩子从小就要做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说,说话一定要讲诚信,要说真诚的话,不要有丝毫的虚伪之心。所以,说欺骗别人的话,又怎么可以呢?

  男孩如果能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把讲诚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论他将来做什么,都会受益匪浅,并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可是,现在有许多男孩都不把诚信当回事。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或是达到某种目的,他们满嘴“跑火车”,谎话顺嘴就来,把食言当成家常便饭,经常不兑现自己的承诺。不可否认,男孩之所以会这样,与我们平时对他的纵容有很大关系。

  在老师的要求下,明明和同学们约好星期天一起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可他其实很不想去。

  星期天早晨,他央求妈妈给带队老师打电话,说他突然病了,去不了了。妈妈心疼他,也不想他到敬老院去劳动。所以,她同意了明明的要求,拿起电话就给老师拨了过去……

  这位妈妈的做法,助长了男孩说谎和不守承诺的习气。长此以往,他会觉得撒谎、不守信用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对。而诚信的美德,也就离他越来越远了。

  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男孩成为诚实守信的人呢?

?不要让男孩养成爱撒谎的坏习惯

  有些年龄较小的男孩说假话,没有任何目的性,只是因为他还分不清楚现实和自己的想象。他可能会把从动画片中看到的场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相混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用慌,更不要急着去批评他,等他年龄大一点,自然就会好转。

  但大一点的男孩,如果他出于某种目的而说谎,我们就要及时地去纠正他了。比如,当他为了得到一辆新的玩具车,而对我们撒谎说他的玩具车坏了时;当他因为要偷懒,而对我们撒谎说老师没有留家庭作业时;当他闯了祸,怕被我们责罚,而没有承认错误时……对于这些谎言,我们可以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去纠正,也可以对他报以责备的眼光和严肃的表情,让他感知到我们对他撒谎的不满,进而加以改正。

  此外,我们加强语气对他进行反问,如“真不是你做的”、“你真没有拿吗”等,也可以对孩子起到威慑的作用,让他能说实话,承认错误。

?引导男孩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男孩懂得了要对自己所说出的话负责,知道要信守自己的承诺,就拥有了诚信的美德。所以,我们要告诉男孩,“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说假、大、空的话,会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要想成为“小小男子汉”,就得信守承诺。

  当然,男孩有时玩高兴了,或是对什么东西太有兴趣了,可能会暂时忘记自己的承诺。比如,他向我们保证每晚按时睡觉,可看精彩的动画片却让他难以挪动脚步。这时,就需要我们去督促他了。我们可以对他说:“孩子,你不是向妈妈保证要按时睡觉了吗?你要做个说话算数的好孩子呀!你自己去关电视吧!”男孩听到这样话,就会主动去关电视了。

?不欺骗男孩,及时履行对他的承诺

  我们有时为了让男孩听话,不惜用谎言威胁或引诱他。当我们这样做时,无疑给他做了坏榜样,是在教他为了达到目的而去撒谎。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用谎言欺骗男孩。

  另外,如果我们对男孩作出了承诺,就要及时想办法去兑现,让他能从我们身上学会什么是守信用。假如我们因为某些客观原因,确实不能兑现诺言,一定要向男孩清楚地解释原因,让他能理解和体谅我们的难处。否则,他就会感到失望,对我们产生不信任感,还会让他觉得可以不对自己的诺言负责。再有,我们也应该在事后及时对我们的承诺进行弥补。

  

64. 乐观——培养阳光、快乐的男孩

  

  乐观是一种好性格,也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那些性格乐观的人,能笑看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能在困境中寻找到快乐。所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从不萎靡,也绝不悲观失望,还能鼓舞身边的人不要放弃。他的乐观就如一缕阳光,不但温暖着自己,也照耀着他人。

  如果男孩拥有了乐观的性格,他就有了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能经受起挫折和打击,就能顺利战胜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成为阳光快乐的男孩。

  但是,在现实中有些男孩却十分忧郁。他们为学习不如他人而感到挫败,为个头没有同龄人高而感到烦心,为在同学间没有好人缘而感到苦恼……他看什么都很悲观,觉得没有了希望,却从不想办法去主动改善。

  小宇对自己的身高问题很悲观,认为自己没有希望长高了,因为他是班里第二矮的男生。妈妈知道这件事后,就对他说,你只要好好吃饭,多锻炼,一定能长高。可小宇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悲观情绪中,没有按妈妈说的去做。

  一个暑假过去了,第一天放学回家后,小宇的心情简直沉到了谷底。原来,他们班上最矮的那名男同学,长得居然比他高了。而小宇则成了班上最矮的男生。

  其实,小宇的爸爸、妈妈个子都不矮。他长不高,主要是因为他自己从来都不好好吃饭,太挑食了。而且他从来也不做运动。平时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更别说像其他男孩一样,经常出去跑一跑,跳一跳了。

  小宇的悲观不会让他的个头长起来。只有当他能乐观而正确地看待身高问题,明白自己长不高的真正原因,并且积极地去改变自己,才能彻底解决身高问题。

  像小宇这样的男孩,很容易在悲观的情绪中迷失自己,如果我们不帮助他变得乐观起来,他会越来越忧郁,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让男孩的性格变得乐观起来呢?

?引导男孩摆脱悲观情绪的困扰

  当男孩因某些事情而心情不好时,我们要及时帮他摆脱不良的情绪,以免他陷入悲观之中,不可自拔。我们可以多鼓励他,对他说:“你一定能行!”也可以教他用正确的途径宣泄悲观的情绪,比如,多带着他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另外,我们鼓励他多与乐观向上的同学交流,劝他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等,也有助于他摆脱悲观的情绪。

?引导男孩多看事物积极的一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但男孩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道理。当他只看到了事物不好的、消极的那一面时,就会变得悲观起来。所以,我们平时要引导他多去关注事物积极的一面,让他能从中找到希望和前进的力量。这样,他就能乐观起来了。

  比如,当他考试没有考好时,我们可以对他说:“这次没考好,不代表你永远也考不好。而且,通过这次考试,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应该要往哪方面努力。这不是很好吗?只要你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查漏补缺,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只要男孩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能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快乐,能客观地看待他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他就能变得积极乐观起来。

?用我们的积极和乐观感染男孩

  在男孩面前,如果我们表现得很悲观、很失望,那男孩也会眉头不展,表现出一副忧郁的样子。所以,我们要先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他。

  比如,当带着男孩外出遇上堵车情况时,我们不要说:“真是的,怎么老堵车呀!”而是要说:“车停下来咱们正好能好好喝点水,吃点东西!听会儿音乐也不错!”当他失手把碗打碎了时,我们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连碗都端不好。”而是要说:“儿子,你再打下去,咱家可就没有碗用了!下次小心哟!”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往好处看、往好处想,尽可能地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男孩也会被愉悦的气氛所感染,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65. 宽容大度——让男孩“心胸纳百川”

  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质主要是在儿童、青少年阶段形成和定型的,所以说,早期的性格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从男孩小时候开始,就注重培养他的优秀品质,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秦朝丞相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宽容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当然,也是男孩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妈妈刻意去教育男孩要“睚眦必报”、“以牙还牙”,她们认为,只有这样,男孩才不会被别人欺负。结果,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蛮横无理,动不动就与别人发生矛盾,根本就没有宽容心。

  其实,孩子没有宽容心,今天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宽容”的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讨厌的同学需要你的帮助时,而且你能帮助他时,你会帮他吗?”对于这个问题,表示愿意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比例依次是59.8%,41.7%和37%。

  学生们在回答“对于过去欺负过你或者严重伤害过你的人,你会怎么办”时,只有29.9%的人表示会原谅他,24%的人则表示很难原谅或绝不原谅他,剩下的其他人则表示会原谅他,但绝不会忘记他所造成的伤害。

  由此可见,如今很多孩子是缺乏宽容精神的。因为我们在教育缺乏培养孩子宽容心的意识,孩子才会成为斤斤计较的人。

  作为妈妈,我们在教育男孩时,如果期望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幸福快乐地生活,就要让他拥有“心胸纳百川”的情怀。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为孩子营造一个宽容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人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要抓住自己父母、公婆、先生的缺点与错误不放,斤斤计较,而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男孩感受宽容。这样,长此以往,男孩在耳濡目染中就会学会宽容。

  不可否认,男孩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犯错误,我们应该本着一颗宽容之心,正确对待他成长过程中的缺点、错误,不要简单、粗暴地责骂他,惩罚他,而要热心、细心地帮助他找到错误原因和改正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男孩改正错误。男孩长期处在宽容的氛围之中, 耳濡目染,他就会变成一个宽容的人。

?教孩子学会处理矛盾和纠纷

  当男孩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如果他不知道怎样宣泄情绪,不知道怎样去化解与别人的矛盾,就容易产生怨恨心理,甚至记恨别人,想方设法打击别人,使他与别人的关系更加紧张。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发生,我们应该鼓励男孩多与同龄人交往,让他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这样,他就不会以苛刻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他也会变得宽容一些。此外,男孩在与人交往时,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别人处理矛盾的方式,比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他了解到这些为人处世的规范后,就会以类似的处事标准去处理自己与别人的矛盾和纠纷,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我们要让男孩知道,当他受到朋友或者同学的伤害,而情绪失衡时,可以找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倾诉自己的苦闷心情,使郁积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宣泄。此外,他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写日记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尽快走出压抑的心情。当他有一个平静的心情,宽容别人就会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男孩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很委屈、很愤怒时,便记恨别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主要是因为男孩不懂得换位思考。如果我们让男孩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让他设想“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从而让他学会理解和体会别人的处境和感受,那么,他就比较容易宽容别人了。

?把宽容的标准告诉孩子

  让男孩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并不是让他凡事忍气吞声,表现出懦弱的一面。我们要让男孩知道该宽容时则宽容,不该宽容时则不要宽容。因此,我们要让男孩分清是非,掌握宽容的标准,让他知道别人的哪些行为可以宽容,哪些不可以宽容。

  宽容不等于没有原则,宽容也要有一个“度”。对于别人的小是小非,男孩没有必要求全责备,他可以不予计较,予以宽容与理解。但是,如果别人对他做得事情,是损人利己的事情,涉及到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时,男孩就要加以分辨,灵活的方式地去应对。如果别人所做的事情有他的苦衷,也没有触犯法律,并且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乐意改正错误,男孩可以予以宽容。如果别人的所做的事情会对男孩的友谊或者集体荣誉造成重大损害,就不要容忍他,宽容他,他应该远离这些自私自利的人。

66. 谦虚不骄——男孩不断成长的保证

  儒家经典《尚书》中提到:“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满足现状,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而时刻谦虚并感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得益。的确如此,正所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自大会对男孩产生消极影响,使他如井底之蛙,盲目自大,与外界形成隔膜,心胸变得狭窄,从而严重阻碍自己前进的脚步。

  骄傲是男孩走向成功的绊脚石,而谦虚则是他进取的必要前提之一,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石。所以,我们应该让男孩学会谦虚不骄。这样,他才能健康地成长,更容易走向成功。

  上小学2年级的俊俊学习成绩优秀,唱歌唱得不错,小提琴也拉得不错,很招人喜欢,亲戚、朋友都喜欢他,老师也经常表扬他。渐渐地,他开始骄傲起来,对同学指手画脚,指使别人为他干这干那,同学们开始疏远他,都不爱和他玩了。

  由此可见,骄傲自满会使男孩采取不适当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断恶化,最终阻碍自己的发展。因此,妈妈在教育男孩时,一定要让他警惕骄傲情绪,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使男孩学会谦虚不骄呢?

?教男孩正确认识自己

  男孩产生骄傲的情绪往往源于自己的某些特长和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先分析男孩骄傲的原因,是学习成绩好、有某方面的特长?还是有什么运动天赋?我们分析完男孩的优势后,就要让他意识到他身上的优势只不过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在更大的范围内,比他强的人多的是,因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如果他仍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就把他的优势放到一个更大的范围中去。比如,他在班级中学习成绩排名比较靠前,就让他把自己的成绩跟年级中的其他优秀的同学比较一下,看看成绩是不是依然靠前;他觉得钢琴弹得好,就让他多参加一些钢琴比赛,在比赛中他就会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他也就不会那么骄傲自满了,他就会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变得谦逊起来。

  此外,不正确的比较也会让男孩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让他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使他认为自己比谁都强。所以,我们要让男孩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让他不要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他的著作《了凡四训》中说:“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袁了凡意在劝诫人们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才能去和别人相比。的确如此,一个人只有多看到自己的不足,他才能学会谦逊。所以,我们在教育男孩时,应该让他多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他才能学会谦虚。

?适当吝惜对男孩的表扬

  19世纪时,被称为德国的天才的卡尔·威特在生下来时有些弱智,但是他的父亲老威特却运用一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小威特在8岁时,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6种语言,同时还通晓动物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小威特在9岁时就考上了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还未满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小威特尽管取得了这么多骄人的成绩,却没有成为一个骄傲自满的人,这十分难得。老威特非常注意培养孩子谦虚的习惯。他的方法就是避免使孩子随意得到表扬,他自己很少表扬孩子,也拒绝别人随意表扬自己的孩子。因为老威特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优秀的孩子往往经不起表扬,过多的表扬只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正如老威特所做的那样,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避免随意表扬男孩。我们表扬男孩本身没有错,但是,一味地表扬只能让男孩产生骄傲心理。此外,我们表扬男孩时要注重表扬他的具体行为,而不是笼统地表扬男孩。比如,男孩钢琴弹得好,不应该对他说:“你真聪明,你真优秀。”我们这样表扬男孩,男孩就会认为他各方面都做很优秀,他就会骄傲。其实,我们应该这样对他说:“你钢琴弹得不错,如果你能继续努力,你就会弹得更加出色。”这样,男孩才不会轻易自满,他才会懂得谦虚。

?及时引导“翘尾巴”的男孩

  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当男孩产生虚荣心和骄傲自大的心理时,我们要及时引导他,使他尽快地摆脱骄傲自满的情绪。

  当男孩取得好成绩,有很大进步时,往往会喜形于色,这时,我们就要观察孩子是否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流露出来。如果有,我们就要对男孩诉说骄傲自满的危害,提醒他懂得谦虚的重要性。这样,每当男孩“翘尾巴”时,我们就给他以引导,他就会记住我们的谆谆告诫,懂得谦虚,不再骄傲。

67. 是非分明——头脑清新,价值观明确

  谈到培养男孩的是非观、价值观,有的妈妈总是认为男孩还小,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对他进行价值观教育,有的妈妈甚至认为这是学校应该做的事情。这些妈妈只注重男孩的学习,而不注重对男孩是非判断能力的培养,结果男孩为人处事方面就会缺少智慧。

  有这样一则新闻:

  从2011年6月起,两个青年流窜贵州、四川、重庆等3省市的多个地区连续作案,先后抢劫了16家宾馆,抢得现金20多万元。2011年12月11日,警方终于将他们抓获。

  警方办案人员经过调查得知,这两个青年不仅家境殷实而且都上过大学,办案人员非常惊讶,他们不清楚这两个青年为什么这样做。当他们问两个青年作案的理由时,青年的回答竟然是:“因为觉得无聊,想要寻求一点儿刺激。”

  “想要寻求一点儿刺激”,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不得不感叹,禁不住要问,他们是否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吗?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其实,他们没有是非观念,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才是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男孩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他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就会作出错误的选择,使自己迷失方向,走向歧途。为了避免男孩误入歧途,妈妈务必要让男孩尽早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他头脑清新,是非分明。

?善于借助传统经典的力量

  古代的一些经典书籍,如《礼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尚书》、《弟子规》、《朱子家训》、《了凡四训》等经典书籍中都讲述了一些做人的规范和礼仪,我们可以拿来教育男孩,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让男孩有一个是非好坏的标准。例如,《荀子·修身》中系统论述的修身标准和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

  另外,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更是给了我们标准的答案,它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纲,教给人们待人接物、立身处世、求学做事的一些规范和道理。我们可以和男孩一起诵读《弟子规》,让你男孩在生活中以《弟子规》的要求为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他做事就不会冲动,就会讲原则,有智慧。

  我们给男孩讲述或者和男孩一起阅读儒家经典中的做人规范,让他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他也就会建立理智的人生观,就不会偏离人生的正轨,误入歧途了。

?启发男孩认识并改正错误行为

  男孩走出家庭后,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所面对的环境也变得复杂起来,可能会染上一些坏习气,如占小便宜、骂人、欺负弱小、小偷小摸、吸烟、喝酒等。男孩正处于成长期,许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经历,当他看到那些负面的行为,往往会觉得好奇、刺激而去模仿,当男孩模仿那些坏的行为时,我们不应该谴责他,不要对他进行说教:“不准欺负小朋友。”“不准骂人。”因为男孩听完我们的说教后,可能并不知道“不准”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我们应该启发思考自己的行为。比如,他欺负弱小时,我们可以说:“如果比你大的孩子欺负你,你会怎么想?妈妈不是跟你说过要与人和睦相处了吗?你自己想想,你欺负别人,对不对呢?”在我们的启发、引导下,男孩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就会判断是非,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他的正确认知多了,自然就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了。

?教给男孩一些基本的交友原则

  人是群居性的,行为总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男孩也是如此,尤其是会受朋友的影响。如果男孩结交的朋友都是一些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他难免不会误入歧途。所以,我们应该教给男孩一些基本的交友原则,让他学会正确结交朋友,以免他受到坏朋友的影响。

  关于交友的原则,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正直、诚实、见闻广博的朋友是益友,而善于谄媚,花言巧语,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朋友是损友。如果我们让男孩懂得这样的交友基本原则,他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远离损友,亲近益友,从而形成一个益友圈。在这个圈子里,男孩就会更进一步明辨是非,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68. 知耻——让男孩明白“知耻近乎勇”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卡莱尔如是说。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也说:“廉耻,士君子之大节。”由此可见,知羞耻,明荣辱是一个人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最基本的品德之一。

  其实,一个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多少不足,只要他羞耻心尚存,知道惭愧,就可能幡然醒悟。有羞耻心的人有自己的人格操守,他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会内心羞愧,进而反思并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他做事就不会太出格,即使无意做错了事也会羞愧、忏悔,改正自己的行为,不至于使自己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一个人只有“知耻”,他才能常念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明白孔子说的“知耻近乎勇”的道理,才能在义与利、荣与辱面前,审时度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男孩的知耻心,让男孩有羞耻感,让男孩成为一个有“大节”的人。

  很多妈妈为男孩不断犯错感到烦恼,她们常说:“我的孩子总是没记性,做错了事总是不知道认错。”“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害臊呢?你不害臊,我还害臊呢!”这些妈妈总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无论她们怎么苦口婆心地规劝男孩,但是男孩依然我行我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些妈妈没有保护男孩的羞耻心,更没有教给男孩做人做事的准则。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的羞耻心理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的,前者来自性意识,后者则与道德有关。”因此,我们要从男孩小时候开始保护他先天的羞耻感,当他大小便基本能够自理的时候,就不要再给他穿开裆裤,让他知道保护隐私部位。否则,男孩习以为常,就会丧失先天的羞耻感,而这对于培养他后天的羞耻感是极为不利的。

  另外,当男孩做错事的时候,我们要对他的行为作出“消极”的评价,如伤心失望的表情、叹息的语气,或者对他说:“你这样做是应该害羞的。”“你这样做,妈妈很伤心。”这样,我们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帮男孩尽早树立羞耻之心。如果我们一味迁就男孩的错误,对他的言行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他又怎么可能有羞耻心呢?

  此外,我们在对男孩的错误行为进行“消极”评价时,还要懂得保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的人格,千万不要怒不可遏地对他说“你脸皮真厚”、“你真是不知羞耻”、“没想到你会这么做,真是丢死人了”等讽刺、挖苦的话。否则,很容易引起男孩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他可能就会处处和我们对着干。这样,久而久之,他就会失去羞耻心。

  我们懂得保护男孩的羞耻心的同时,还要教给孩子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就是很好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我们可以跟男孩一起熟读《弟子规》,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当他做错事的时候,他才会有羞耻之心。

  我们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向男孩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对男孩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弟子规》中说:“奸巧语,污秽词,市井气,切戒之。”因此,当男孩以粗俗、污秽的言语骂别人时,我们就要教育他,让他知道骂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那么,当他再骂人时,就会感到羞耻,产生自责心理,从而改掉骂人的坏毛病。

  我们还可以给男孩买《中华德育故事》、《论语》、《孝经》、《孟子》、《大学》、《中庸》等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或光盘,让他去读、去看,或者我们跟他一起读、一起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适当给他讲解其中的道理,或者让他自己去体悟,从而让他知道做人、做事的准则。这样,男孩的知耻心就会被激发出来。

  被称为“善事第一奇书”的《安士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的确如此,我们只有让男孩尽量远离那些不知礼义廉耻的恶人,他才能远离祸患;我们只有多带男孩接触那些品行高尚的人,他才能明荣辱,知廉耻,成为守大节的人。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他将来走上社会,他都会被人们敬重,也更容易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害羞是一种美德,知耻才会产生向上的动力。因此,妈妈在穷养男孩时,一定要注意培养他的知耻心,让他永远保有知耻心,让知耻心不断推动他取得进步。

69. 与人分享——教男孩不自私,不独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为了争抢玩具而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有些孩子抱着一大堆零食,独自享用,别人吃一点儿,他就大哭大闹,大发脾气……

  这些情形都是孩子不懂得与人分享,喜欢独占的表现,而独占心理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分享,他才能较好地与社会融合,适应社会,被社会接纳,在社会中立足。

  妈妈很溺爱浩浩,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他,而浩浩也认为最好的东西就是属于他的,因此,妈妈每次把好吃的东西让给他吃时,他都会心安理得吃完,从来没有想过与别人分享。

  有一次,妈妈带着一个小号的奶油蛋糕回家,进门后便把蛋糕放到了餐桌上,接着就去厨房做饭去了。

  妈妈做完饭,却发现蛋糕不见了,她很诧异,便来到浩浩的房间,却发现浩浩正在一个人吃蛋糕,而且已经快吃完了。妈妈本来是想全家人一起吃的,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她不明白浩浩为什么这么爱吃“独食”。

  浩浩养成“吃独食”的习惯,其实与妈妈对他的宠爱有重要的关系。

  受到溺爱的男孩会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别人的存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他会不关心父母,不关心他人,也不会关心社会,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懂得与人分享呢?

  分享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品质,学会分享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程,需要我们对他进行耐心的引导和教育。

?在男孩心中埋下“分享”的种子

  男孩没有分享意识,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们应该反思。

  很多妈妈买了东西,回到家就对男孩说:“我给你买好吃的了。”“这个玩具是特意给你买的。”这样做虽然能使我们和男孩的关系更融洽,但也会带来一些弊端。男孩产生“这些东西就是我的,谁也不许碰”的自私意识。这样,他哪里还会与人分享呢?时间久了,他就会养成“独占”的坏习惯。

  为了避免男孩出现这种状况,我们要从他小时候开始,就在他的心里种下“分享”的种子。买食品的时候,我们要尽量为每个家庭成员都买一份,并且把食品交给男孩,让他去分给每个家庭成员,这样,他才不会认为什么东西都是他的,才会愿意与别人分享他的东西。此外,我们还要告诉男孩,分吃的东西时,要把最好的、最大的先拿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爸爸妈妈等长辈,把不好的留给他自己。只有让男孩从小知道好东西并不能他一个人独享,他才不会形成独占心理,而是喜欢与人分享。

?多给男孩买一些适合分享的物品

  我们在为男孩购买物品时,要尽量购买那些适合分享的物品。比如,玩具娃娃、积木、蜡笔、拼图、连环画等物品一般适合多个人一起玩,因此,我们可以购买这些物品给孩子玩。

  我们可以与男孩一起玩积木,还可以和男孩一起翻阅连环画,和男孩轮流用蜡笔画画,和男孩一起玩玩具娃娃……男孩经常和我们玩这些玩具,长此以往,他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享意识。那么,当别人想要玩他的玩具时,他就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另外,男孩在与人玩耍时,我们要多鼓励他分享他的东西,当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玩时,我们要给予他言语上的鼓励与赞扬,让他知道“分享”是值得称赞的,他就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分享。

?支持并尊重男孩的分享行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把家里最大最红的苹果拿给客人说:“叔叔,吃苹果。”客人谢绝了小男孩的好意,可是小男孩仍然让他吃,客人就接过了苹果。

  没想到,客人刚咬了一口,孩子就冲了上来,夺走了苹果,还嘟囔道:“不要脸。”顿时,客人、孩子的父母都陷入尴尬之中。

  原来,以前孩子给父母、客人苹果的时候,他们都不吃,会把苹果还给孩子,而且客人还表扬他有礼貌。而这次客人真吃了,这是小男孩没有想到的,所以,他也就难以接受了。

  由此可见,小男孩并没有养成真正的分享意识。因此,当男孩萌发与人分享的意识,给我们分享他的好东西时,这我们一定不要拒绝他,而应该诚恳地接受他的好意,并向他表达谢意,让他体验到与人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才会真心实意地主动与别人分享他的东西。

  所以,当男孩把自己的新玩具拿给别人玩时,我们不要对他说“你怎么这么傻啊,他给你玩坏了怎么办”等类似的话。其实,这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支持他的分享行为,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才会乐意与人分享。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